酒糟性皮膚炎

• 又稱「玫瑰痤瘡」亦即「紅斑痤瘡」 ,俗稱「酒糟鼻」。
• 神經線失調,臉部過分充血膨脹,發紅發熱。
• 通常30-50歲 , 男女差不多, 白皮膚的人較多。
• 常與皮脂溢性皮炎共存。

成因

  • 內在免疫反應改變
  • 蠕形蟎
  • 家族史25%
  • 內服或塗含類固醇的皮膚藥
  • 精神緊張
  • 紫外光
  • 季節變化
  • 環境翳焗
  • 於太陽下暴曬致皮膚溫度上升
  • 豪飲, 大吃大喝

徵狀

  • 臉部灼熱、腫脹、輕微針刺痛楚
  • 嚴重時皮膚發炎,出紅疹及膿頭

併發症

  • 心臟病機會增加
  • 不會有疤
  • 戴隱形眼鏡不適
  • 皮脂性皮炎
  • 偏頭痛

如不醫治,將會有甚麼後果?

  • 臉部長期充血,血管擴張,皮膚質地變厚。
  • 鼻子紅腫,如酒糟。
  • 面頰兩旁亦充血,發紅發熱,發炎造成紅斑。
  • 眼睛充血及敏感。

治療方式

  • 外用藥 – Oxymetazoline cream, azelaic acid, metronidazole, ivermectin
  • 口服藥 – Brimondine

-β blockers

-低劑量抗生素 – 米諾環素,四環素,阿奇黴素,克拉黴素

-低劑量異維A酸

  • 物理     – IPL

– 激光 – PPL,PTP,Nd: YAG

  • 外科手術    – 磨皮

– 電灼

– 手術刀切除術

【誤服類固醇會有酒渣鼻?】

,
很多中年人士都會在侷促環境或酒後有面紅情況,這現象在白皮膚更明顯。酒渣鼻是與暗瘡沒有關連的,患者為30至60歲的男女。酒渣鼻的成因不明,皮膚受傷、紫外光、細菌及淋巴阻塞都有可能。 由於白血球增多,引致血管擴張,內裡液體流出成水腫。不幸地,我看到病人不少是因自行使用類固醇而導致的。症狀是會反覆的,冷熱天氣、風、太陽、情緒、運動或熱水浴後、酒及血管擴張藥物都是使病再復發的原因。 最大的問題是使人迴避社交,若醫生誤以為敏感而處方類固醇,更會令病情轉壞。有些人擔心是「紅斑狼瘡」,最後是靠化驗令他們安心。 治療以避免刺激為主,口服抗生素,多用藥膏都有幫助。但這是慢性,會反覆的病,不必太執著。 特別鳴謝:…

【濕疹系列10:外用類固醇強度不代表濃度】

, , , ,
外用類固醇主要作用是退炎、減低免疫反應、減增生及收縮血管。 類固醇的強度視乎分子本身去到細胞的分量、皮膚吸收和劑量。強度不代表濃度,例如0.05%的A膏可能強過0.2%的B膏,通常每天用一次便足夠。吸收在不同皮膚厚度有不同,亦在乎膏底是油性、乳性或凝膠性。前者用於厚皮、平面的,後者於皮髮區。 小心塗用副作用不大。若長期使用,可致皮膚薄、紅紋、容易瘀、血管明顯、皮髮增生等。此外,亦增加細菌和真菌感染、疱疹等。臉部四周可致青光眼、白內障。 外用類固醇每天一次連用五天至數星期多足夠。應試停用時,潤膚膏要大量使用。 長久使用副作用有口周性皮炎、酒槽鼻、紅斑反彈、結膿性牛皮癬等。 #今膚 #濕疹系列 #濕疹 #濕疹特徵 #Eczema #外用類固醇 #強度不代表濃度#類固醇副作用 #皮膚 #皮膚病 #皮膚科專科醫生 #葉榮根醫生   #皮膚諮詢診所…

【信報專欄 ——戒口.食療】

, , ,
在西方社會,進行健康教育是很多公共機構的責任,如何吃得健康?免受疾病威脅?是普羅大眾很關心的題目。對於香港這個凡事講求快的地方,近年來亦愈來愈多人講起「養生」,不同的食療或聲稱「有益」的食物,在網上如海量般湧現。 事實上,近20年不少文獻研究顯示,食物的改變不單對一般內科病症的發生和嚴重性有影響,更對皮膚問題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,包括牛皮癬(銀屑病)、暗瘡、酒糟鼻(紅斑痤瘡)、濕疹,以及皮膚老化等。換言之,當部分食物、養份或飲食習慣可引起病發,病人就要小心「戒口」了;相反對病情有幫助的,病人可視為參考「食療」。 何謂重要的飲食習慣?如重視全食(不含人工添加劑的天然食品)和避免高度加工食品(Processed…